外卖大战硝烟渐散,行业如何走向健康发展?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1
近期,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掀起外卖大战,“0元购”等补贴吸引消费者。但这也带来诸多问题,如商家利润压缩、骑手安全风险等。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平台,大战降温。长远看,行业需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实现价值共生。

近期,外卖市场硝烟弥漫,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等平台纷纷加入补贴大战,“0元购”“满减优惠”等活动让消费者尝到了甜头。然而,这场看似热闹的大战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外卖大战

从7月5日开始,大额补贴陆续放出,大量消费者涌入美团和淘宝闪购,抢起外卖券。“免费奶茶”登上微博热搜榜单第一,众多茶饮门店陷入忙碌漩涡。消费者买杯饮品,甚至要等上半小时,夜晚十一点,门店外仍聚集着大批外卖小哥与顾客,队伍长龙不见首尾。

对于商家来说,订单暴增带来的并非都是喜悦。一方面,订单量的大幅增长不等于利润的增长,叠加补贴费用、配送费用等,商家的利润在价格战中往往会被大幅压缩。若再出现消费者爽约、废单等现象,小商户反而有可能面临赔本赚吆喝的窘境。另一方面,短期内订单量的大幅增长,也给商家的运营系统带来了较大压力,系统崩溃、差评激增,都会在长期损害商户的正常运营能力。

平台补贴

外卖骑手虽然在短期内收入有所增长,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暴涨的单量在配送能力、骑手运力本身并无显著扩张的情况下,积压的订单量势必拉高骑手的工作强度。外卖骑手若为了在短时间内送达多笔订单,而选择超速、逆行、闯红灯等,面临着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潜在损失,而是人身安全的实际风险。

从平台企业角度看,短期光鲜的数据不代表长期、真实的竞争能力。虽然价格补贴能够在短期有效拉动流量,但冲单后流量的承接能力则更为关键,否则只会出现用户因补贴而来,随补贴消失而散的现象。一旦优惠停止,订单量可能断崖式下跌,平台企业难以实现留存用户的目的。再者,持续的烧钱补贴,打价格战,使得企业陷入资金战的陷阱,盈利压力和资本效率等方面都面临显著挑战。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理性参与竞争,这场愈演愈烈的外卖大战被降温。针对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目前,饿了么、美团、京东均未作出公开回应,但活动仍在继续,只是补贴力度有所减弱。

市场监管

这场外卖大战折射出各大平台对于未来增长乏力的焦虑,以及对即时零售战略要地的争夺。即时零售是借助平台算法与本地供应链协同,实现商品在消费者下单后30分钟至1小时内送达的零售形态,涵盖了生鲜、日用品、药品、3C配件、宠物用品等多个品类。其价值核心在于能够满足消费者“即时决策、即时满足”的情绪需求,有望重构中国零售业的底层逻辑。

从长远来看,这场外卖大战必须停止。商业的本质应是创造价值,而非透支价值。一味卷价格是对良好行业生态的破坏,最终,消费者、商家、平台企业、实体经济的利益均会受损,没有赢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约谈,是对市场秩序有效、必要的纠偏,要求平台停止强制商家承担补贴、保障骑手权益、禁止低于成本价倾销,本质上是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战,从“烧钱内卷”到价值共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平台补贴 市场监管 即时零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