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高管裸辞:探寻人生新方向

发布于:2025-07-17 阅读:1
几位大厂高管放弃高薪裸辞,李岩离开游戏大厂重拾画画,后将投身创业;罗量创业后重回职场;吴主任成职业读书人。他们在不同选择中感悟人生,思考工作意义,展现别样人生路径。

如今,大厂高管裸辞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李岩,一位知名大厂游戏业务的部门负责人,曾管理着大型的研发团队,拥有令人艳羡的几百万年薪和股票。然而,去年年初,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裸辞。

大厂高管

李岩大学毕业就进入大厂,一干就是19年。提离职那天正好是他的生日,他给老板写了封长信,满是“建议优化人才梯队”等内容,现在想来觉得自己很幼稚。他强调离职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不了或谈条件,而是工作多年太累,到40岁想休息。回顾职场生涯,他从农村长大,虽热爱画画,却阴差阳错学了广告专业。2005年大学毕业,当时互联网不普及,他只投了一家公司,月薪三千已是专业天花板,此后便一直未换工作。

早期的大厂像学校,大家互相称呼老师和同学,氛围包容,管理松散,各部门自主权大,诞生了很多成功产品。但随着公司发展,团队规模扩大,他渐渐力不从心。当行业进入存量市场竞争,内卷严重。《原神》爆火后,部门开始“反思运动”,但职场反思多是“甩锅”。为了降本增效,有人不顾实际情况竞争,还出现了让人无奈的PPT秀。

裸辞

高管面临着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多问题难以推动,并非升职就能解决。李岩管理的中台部门,在大家有压力时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认为缺乏成就感引导的工作会让人失去动力,甚至抑郁。

离开大厂后,李岩重拾画画爱好。他发现画圈和大厂是截然不同的世界。画圈看似纯粹,实则也是个名利圈,有很多人情世故和争夺纠纷。画画挣钱效率远低于大厂上班,卖画收入和大厂年终奖差距巨大。而大厂虽残酷,但规则透明,是个功利圈。

2021年父亲离世,让李岩意识到人生短暂。他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觉得继续在大厂工作虽能赚更多钱,但意义不大。他现在的生活“不务正业”,每天画画、会朋友,他认为人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可以不断修改的草稿纸。

除了李岩,还有像罗量这样的大厂高管。30岁时,年薪百万的她选择裸辞创业,对自由和财富充满幻想。然而,创业远比想象中艰难。她在创业时没把前辈“不要太乐观”的话当回事,后来才明白创业的难度。她还意识到,成功很多时候得益于运气和行业红利。

人生选择

重回职场后,罗量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与公司建立了更平等的关系,减少了内耗,更关注自身成长和价值输出。她也更能理解老板,明白老板的一些行为是出于焦虑。而且,她的决策质量和稳定性也恢复到正常水平,因为职场决策和创业决策在难度、情绪夹杂和代价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还有37岁年薪百万的吴主任,作为互联网大厂总监,裸辞后成为职业读书人。他从小热爱读书,大学被调剂专业后在职场走了很多弯路。成为总监后,他为了梦想裸辞,凭借多年读书经验在自媒体平台推荐书籍,推荐的书成了热销书,他每天与书为伴,感到非常快乐。

这些大厂高管的裸辞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性,也引发了我们对工作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大厂高管 裸辞 人生选择 职场感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