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市民受蝉鸣蝉尿困扰,专家详解相关问题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1
入伏以来,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市民反映今年蝉数量增多,蝉鸣和蝉尿带来困扰。专家解释,蝉存在‘大小年’,今年多品种蝉同时进入高峰期致数量多。蝉鸣不久会减退,蝉尿对人体无害,大家应以平常心态看待这一自然现象。

入伏之后,上海、南京、武汉等多地市民遭遇了一件烦心事,那就是今年蝉的数量明显比往年增多,恼人的蝉鸣和不时落下的‘蝉尿’,让大家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蝉鸣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表示,蝉存在‘大小年’现象。不同种类的蝉生长周期不同,短则一两年,长则六七年。今年多品种的蝉恰好同时进入数量高峰期,多种类‘大年’同步出现,使得蝉的数量格外多。而且,今年出来的蝉其实是3 - 7年前繁殖的,与今年的高温天气关系不大。过去某个年份由于气候、环境原因,某些地区蝉产卵和孵化量比较大,今年就显得蝉多了。

对于市民反映的‘蝉尿’现象,周兴苗解释,蝉以植物汁液为食,采用刺吸式取食方式,肠道会将吸收的汁液部分排出。这种液体除了水,还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带有甜味,但对人体和衣物无害,也没有携带病菌感染人类的风险。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邓列华教授也提到,‘蝉尿’落到皮肤上可能带来瞬间的清凉感或湿润感,极少数皮肤非常敏感者或液体接触到眼睛、破损皮肤时可能感受到短暂轻微刺激或心理不适,极其罕见的情况下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若不慎被滴到,用大量清水温和冲洗干净即可,绝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

蝉尿

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动物学副教授汤亮认为,‘蝉尿如雨’是正常现象。蝉的口器为刺吸式,树木汁液营养成分少,蝉需不停地吸取,吸收营养成分后,剩下的水分只能排出,天气越热,吸食越猛,排出越多。他还指出,网友拍摄的‘蝉尿如雨’视频中的蝉是黑蚱蝉,这种蝉个头大且喜欢集群,一棵树上会聚集很多雌雄个体,因此会有大量水珠滋出,尤其在蝉受精的时候,滴液也会大量排出。

那么,扰人的蝉鸣什么时候能过去呢?周兴苗分析,蝉的成虫阶段很短,通常只有几周时间,最多一个月多,鸣叫时间不会太长,一般8月下旬,蝉鸣就会开始慢慢减退。

对于蝉数量增多这一现象,专家们表示,大家应以平常、和谐的心态看待。蝉鸣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夏天的标志,没必要苛求‘完全宁静的夏天’。蝉的成虫阶段短,其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在产卵时将卵产在树枝的嫩梢部分,对植物有一定影响;若虫在地底下以植物根部汁液为食,若遇上天气干旱且若虫数量多,可能也会对植物生长有影响,但总体来说,蝉数量增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不大。

生态现象

此外,有网友建议抓蝉来吃,但昆虫学者郭亮提醒,上海地区出现的蝉普遍为黑蚱蝉,爬到树上的成虫壳特别坚硬,没有什么食用价值,而且上海的蝉多出现在绿化带里,涉及农药、路边车辆尾气等重金属富集,不建议市民去采食。同时,从生态保护角度来讲,也不建议去吃这些属于‘野味’的食物。昆虫是自然界生物网的重要物种,起着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重要作用,大自然会让蝉的种群恢复平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蝉鸣 蝉尿 大小年 生态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