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调查:揭开少林寺背后的商业与道德谜团

发布于:2025-07-28 阅读:1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违反佛教戒律,正接受多部门调查。释永信曾全面主持寺院事务38年,其商业版图庞大,引发“过于商业化”质疑。此外,嵩山少林寺商标注册也备受争议。此次事件暴露宗教管理问题,引人深思。

2025年7月27日晚间,一则消息震惊了社会各界。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而且,他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释永信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释永信

释永信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他俗名刘应成,1965年生于安徽颍上。1981年到少林寺,礼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为师。1987年,行正长老圆寂,他承师衣钵,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全面主持寺院事务。1999年,荣膺少林寺方丈。此后,他在佛教界地位不断攀升,1998年7月至今,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2002年9月至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1998年3月至今,连续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然而,释永信并非首次陷入舆论漩涡。早在2015年,就有“少林寺知情人士释正义”发贴举报他,称其有2个户籍和2个身份证,还有两名“私生女”。但当时的最终调查结果是“不涉及违法犯罪,无私生女”。没想到十年后,出现了“有私生子”的情况。

除了个人生活方面的问题,释永信的商业版图也备受关注。1998年7月,他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等业务。2008年12月9日,创办了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少林资管是少林寺商业化运作的重要平台,自1999年以来,累计对外投资公司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

少林寺商业

2008年5月,少林寺直接下属的“少林欢喜地”开设了淘宝店,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当时一套《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售价高达9999元。不过,目前该淘宝店已搜索不到。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签订合作协议,授权使用少林品牌研发相关题材游戏。2022年4月,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块宗地被少林寺旗下的公司以4.52亿元的底价拍下,“少林寺进军房地产”的消息引起舆论热议。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释永信退出了该公司的投资股东行列。

另外,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商标注册情况也引发了诸多争议。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嵩山少林寺广泛布局商标,进行品牌保护。从1997年起至2020年9月13日,共计申请了666个商标,包括“少林寺”“少林”“少林功夫”等,有些甚至是全品类注册。历史上,1982年就有医药保健品公司成功申请注册“少林寺”商标,但在嵩山少林寺重视商标保护后,鲜有公司或个体申注“少林”商标,甚至有公司合法使用18年的“少林”商标被法院裁决无效。

商标注册

不过,嵩山少林寺在申请注册商标时也并非一帆风顺。曾于2004年8月17日申请注册“少林藥局SHAOLIN MEDICINE”商标,欲使用在方便面、茶、咖啡等商品上,但被国家商标评审委员驳回。法院认定,该商标使用在相关商品上易使消费者产生误认,进而产生不良社会影响。此外,嵩山少林寺先后申请注册“东少林”“西少林”“南少林”“北少林”等商标,且几乎是全类注册,还被指有抢注之嫌。

释永信此次被调查事件,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暴露了宗教管理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宗教场所不应成为权力和资本的交汇点,而应回归其信仰的本质。希望通过此次事件,能够推动宗教管理的制度化改革,让宗教真正发挥引导人们向善、向真、向美的精神力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释永信 少林寺 宗教腐败 商业版图 商标注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