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总数居全球第一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2
7月24日,在津巴布韦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等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至此总数达22个,继续居全球第一。这彰显了中国在湿地生态保护上的卓越成就。

7月24日,于津巴布韦维多利亚瀑布城开幕的《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传来喜讯,中国9地获“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使中国“国际湿地城市”总数达22个,继续稳居全球第一。

国际湿地城市

此次获得认证的9地分别为上海崇明、云南大理、福建福州、浙江杭州、江西九江、西藏拉萨、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和湖南岳阳。这些城市各有特色,湿地资源丰富且生态保护良好。

上海崇明是从湿地中发展起来的城市,有着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湿地覆盖面积近70%。云南大理形成了高山湖泊与城市相依相伴的独特格局,是高原湖泊湿地保护、治理与合理利用的典范。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的典范。

湿地保护

被《湿地公约》认证为“国际湿地城市”,是城市湿地生态保护的重要成就。《湿地公约》副秘书长杰伊·奥尔德斯表示,缺乏规划的城市扩张带来诸多问题,为应对挑战,《湿地公约》启动“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机制,鼓励城市保护湿地并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

《湿地公约》致力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目前已有172个缔约方。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以“保护湿地,共筑未来”为主题,旨在加强国际合作,凸显湿地的关键作用。

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贡献了诸多“智慧”。不断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法治体系,出台《湿地保护法》,提升执法监督能力。全面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面积净增长,互花米草扩散态势得到扭转。强化鸟类迁飞通道保护修复,开展国际合作,建成国际红树林中心。

中国

中国的这些湿地城市不仅实现了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还让城乡人民共享优良湿地生态空间。未来,中国将继续在湿地保护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国际湿地城市 湿地保护 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