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家“超级电池工厂”爆炸,安全隐患引关注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1
7月14日清晨,台湾高雄市小港区的岛内首家“超级电池工厂”——三元能源科技公司厂区爆炸起火,造成12名员工及4名消防人员受伤。初步判断因成品充电引发爆炸,还暴露多重安全漏洞,对台泥集团股价冲击大,引发各界对新能源产业安全的关注。

7月14日清晨5时许,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从台湾高雄市小港区传来。台泥集团子公司三元能源科技公司高雄市小港厂区突发爆炸起火,现场建筑冒出大量浓烟,爆炸声此起彼伏,场面触目惊心。

台湾超级电池工厂

高雄市消防局接警后迅速反应,紧急出动46车91人奔赴现场救援。然而,由于起火处是锂电池工厂,灭火工作困难重重。锂电池具有不断复燃的特性,消防人员只能用水持续降温,等到热能反应完以后,才能控制火势完全熄灭。

此次事故造成该厂数名员工及消防人员轻伤,共15男1女送医,伤者均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据高雄市长陈其迈表示,该厂主要着火区域位于成品区,因成品需要充电,才造成爆炸。目前,他已勒令三元电池产线全线停工。

三元能源科技高雄锂电池厂是岛内首家“超级电池工厂”,所生产的高阶、高容量、高充放电功率的镍三元电池,年产能达1.8GW(吉瓦),相当于一年可生产2.4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的长程电池量。在台湾新能源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爆炸事故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惨烈的爆炸呢?从现场情况及初步信息来看,有以下推测。一方面,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若温度、电压或电流控制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热失控。有员工透露,事发时干燥机温度异常飙升至80℃,而正常工作温度通常需控制在25 - 40℃。如此高温,很可能是引发热失控的导火索。

另一方面,工厂自动灭火系统未及时启动,也成为此次事故扩大的重要因素。有现场人员称,手动报警后,喷淋装置延迟3分钟才开始运作。在这关键的几分钟内,火势迅速蔓延,热失控未能在初期得到有效遏制,最终酿成大祸。

此外,事故调查还指向了多重安全漏洞。设备维护缺失,上月检修发现的干燥机温控传感器故障未彻底修复;应急响应迟滞,员工称自动灭火系统未及时启动;管理松懈,夜班人员疑似为赶进度跳过每小时安全巡检,粉尘浓度监测数据缺失。

新能源产业安全

此次爆炸事故,不仅对工厂本身造成严重损毁,更引发各界对新能源产业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对比大陆企业,宁德时代采用水冷板技术实现热失控预警,比亚迪配备专用灭火机器人响应时间低于90秒,而高雄消防初期误用泡沫灭火反而加剧锂燃烧,凸显技术认知差距。

同时,此次爆炸对台泥集团股价造成较大影响,盘中一度放量大跌超3%,创下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低。

事故发生后,台湾“劳动部”成立专案组,聚焦粉尘浓度、设备维护与管理漏洞三大方向调查。高雄市政府也要求全岛锂电池工厂提交安全整改报告,并考虑修订《化工厂防灾条例》,强制要求配备热失控预警系统与专用灭火设备。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安全底线更不容忽视。此次台湾超级电池工厂爆炸事故,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台湾超级电池工厂 爆炸事故 新能源产业安全 台泥集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