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背后:巨头争夺即时零售主导权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1
近期阿里、美团、京东外卖大战升级,开启疯狂补贴。这场大战表面是抢外卖市场,实则是对即时零售赛道的深度布局。即时零售潜力大,巨头们各有战略考量。虽让消费者短期获利,但长远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2025年,外卖江湖风云再起,阿里、美团、京东之间的外卖大战不断升级。7月12日,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发放“满25减21”“满25减20”等大额券,部分外卖甚至能“零元购”。

外卖大战

这场大战看似是平台争夺外卖用户和市场份额,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背后是巨头们对即时零售赛道的深度布局。即时零售是当下互联网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用户画像年轻化,且具有高线城市、高消费力的特征。对于淘宝、美团、京东来说,即时零售是不容有失的战略要地。

美团作为外卖行业的老大哥,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完善配送体系。美团CEO王兴表态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其想凭借外卖优势巩固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拓展电商等业务,构建多元化商业生态。美团靠外卖带闪购,非餐订单占比已达45%,闪购业务涵盖超市、便利、数码家电等多个品类。

即时零售

阿里巴巴在美团与京东夹击下,淘宝闪购携500亿补贴强势加入。阿里巴巴CEO吴泳铭将此视为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通过补贴提升饿了么市场份额,打通线上线下,推动阿里生态在即时零售和大消费领域的布局。数据显示,7月5日淘宝闪购的粮油、母婴等品类订单同比增超100%,非餐饮订单1300万单,较去年翻6倍。

京东则凭借物流和供应链优势入局,上线外卖试图找回“失落的五年”。京东想通过外卖业务为电商和即时零售业务引流,提升平台日活和用户粘性。京东外卖聚焦“品质生活”赛道,联合七鲜超市、沃尔玛等打造精品外卖专区,客单价较行业均值高25%;其3C产品秒送订单退货率低至0.8%(行业平均3.5%)。

电商竞争

然而,这场大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商家面临补贴带来的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补贴一停,销量可能暴跌。骑手虽订单量增加,但配送压力巨大,收入未必增加。消费者虽享受了低价,但也担心低价补贴不可持续,且可能面临服务质量下降的问题。

从长远看,单纯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平台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优化配送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供应链体系等。即时零售的未来在于平衡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利益,实现价值共创。当补贴的烟花散去,真正决定胜负的将是供应链深度、数据能力与生态协同效率。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美团 阿里 京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