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电动自行车国标9月1日实施,全面保障出行安全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1
2025年9月1日,“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正式实施。新国标在车速、防火、防篡改等多方面严格规定,旨在保障骑行安全,重构两轮出行安全边界。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凭借便捷、环保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然而,超速、自燃、非法改装等问题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为解决这些问题,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严格规定。在车速限制上,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一旦超过该速度,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这一技术革新通过车速传感器与ECU系统联动实现,类似汽车电子限速原理。北京某高校交通研究所模拟数据显示,25km/h限速下事故重伤率可比35km/h降低67%,能从根本上遏制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风险。

防火阻燃方面,新规大幅提升了电气回路、电气部件、电池仓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电池仓阻燃等级从V - 0提升至V - 1,塑料件总质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苏州大学材料实验室燃烧测试表明,新标准材料在600℃高温下可延缓火势蔓延达3分钟,能有效减少自燃风险。

新国标

为杜绝非法改装行为,新国标明确禁止预留改装接口,并新增多项防篡改设计要求。要求控制器、电机、仪表盘必须采用不可逆的物理加密,推行“一车一码、一充一码”追溯系统,每块电池拥有唯一身份编码。深圳交警部门试点监测显示,搭载防篡改芯片的车型改装率下降92%。

在充电安全上,《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 42295—2022)明确规定充电器不得设计为车载形式。中国电力科学院专家解释,车载充电模块在颠簸中易产生电弧,是引发短路的主因。上海消防2024年1 - 6月数据显示,分离式充电器使电动车火灾占比下降41%。

此外,新国标还对整车质量、尺寸与功能等方面进行了优化。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可兼顾电池安全与续航;车体宽度缩至≤40cm(不含车把等部件),提升道路通过性;纯电动车型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但电助力车型仍需保留;鼓励加装后视镜,提高安全性。

安全保障

为确保新国标平稳实施,设置了明确的生产和销售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可自主选择按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9月1日之后,所有新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2025年11月30日前,商家仍可销售按旧标准生产的库存车辆;12月1日起,市场在售产品必须全部达标。已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各地政府将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更新。

新国标的实施,是我国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要里程碑。它将从根本上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在未来,电动自行车行业也将在新国标的驱动下,朝着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 安全规范 车速限制 防火阻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