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捉知了猴,意外邂逅黑眉锦蛇

发布于:2025-07-17 阅读:1
7月11日凌晨,孙先生在大连甘井子区捉知了猴时偶遇黑眉锦蛇。专家称其无毒且有益,是捕鼠能手。此外,豫东的李建军也在玉米地与黑眉锦蛇有奇妙相遇。提醒大家遇到此类保护动物要妥善处理,和谐共处。

夏日凌晨,不少人会选择去捉知了猴,既能享受乐趣,还可能有额外收入。然而,有人却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客人”——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

7月11日凌晨1点,住在大连甘井子区牧川路的孙先生,像往常一样拿着手电筒和长柄夹去捉知了猴。他所在的地方附近有山丘、树林和水库,是知了猴常出没的地方。当他沿着牧川路走着,手电筒光扫到前方路面上一条横卧的“黑绳”,走近一看,竟然是条活蛇,这可把他吓了一跳。孙先生来自河南,虽在老家常见蛇类,但在大连还是首次遇见。他赶紧用手机拍下视频分享给亲友,提醒他们夜间经过要小心。

根据孙先生提供的视频和图片,能看到这条蛇身上有规则的黑灰色圆形花纹,头部一侧还有黑色“粗眉”。后来,经大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谷国强判断,这是一条黑眉锦蛇。它无毒,是捕鼠能手,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孙先生担心蛇会被车辆碾压或有人踩到它,就用长柄夹把蛇放到了路旁树林中。

无独有偶,在豫东农村的李建军也有类似经历。凌晨三点,他在玉米地捉知了猴,收获小半桶时,手电筒光照到一条手臂粗细的蛇。这条蛇眼后有两道像眉毛的黑纹,正是黑眉锦蛇。李建军发现它也在捉知了猴,原来他们成了“同行”。

黑眉锦蛇

在豫东农村,黑眉锦蛇不算罕见,但如此近距离相遇并不多。李建军蹲下来观察,这条蛇约一米五长,动作从容,与印象中的毒蛇不同。他想起小时候奶奶说黑眉锦蛇是“家蛇”,能捉老鼠保护粮食,是庄稼人的朋友。于是,他给蛇让出空间,蛇也放松下来,顺利吞下了知了猴。

专家提醒,黑眉锦蛇体型较大,有的体长近2米。它惧怕人类,轻易不咬人,除非受到惊扰。它对控制鼠害、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市民在郊外或城市绿地遇到黑眉锦蛇,要保持冷静,不要伤害或捕捉。可以像孙先生那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它回归适宜环境,也能联系专业人士处理。

这些与黑眉锦蛇的奇妙相遇,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希望大家遇到野生动物时,都能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它们。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黑眉锦蛇 捉知了猴 野生动物保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基孔肯雅热不人传人,为何仍需隔离?

相关文章

  • 日本海啸致多条抹香鲸集体搁浅,敲响生态警钟

    日本海啸致多条抹香鲸集体搁浅,敲响生态警钟

    当地时间7月30日,日本北海道根室市遭遇海啸,千叶县出现多条抹香鲸集体搁浅。海啸具强大破坏力,此次或使抹香鲸迷失方向。这不仅是生命悲剧,更反映海洋生态脆弱···

    2025-07-30

  • 基孔肯雅热不人传人,为何仍需隔离?

    基孔肯雅热不人传人,为何仍需隔离?

    近期,南方个别城市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引发关注。虽无人传人迹象,但佛山等地仍隔离患者。原来,其传播途径是人 - 蚊 - 人,隔离能减少病毒传播。且该病毒传播快···

    2025-07-26

  • 凌晨捉知了猴,意外邂逅黑眉锦蛇

    凌晨捉知了猴,意外邂逅黑眉锦蛇

    7月11日凌晨,孙先生在大连甘井子区捉知了猴时偶遇黑眉锦蛇。专家称其无毒且有益,是捕鼠能手。此外,豫东的李建军也在玉米地与黑眉锦蛇有奇妙相遇。提醒大家遇到···

    2025-07-17